(香港文匯網記者 郭若溪)10月30日,首屆中國公共衞生醫院聯盟年會暨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傳染病醫院院長論壇在深圳召開,大會旨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傳染病醫院做好公共衞生臨床救治及防控工作,交流傳染病領域診療和研究方面的新進展,提高傳染病防治管理水平,分享傳染病防控及醫院管理經驗。會上,中國公共衞生醫院聯盟正式成立,首批聯盟單位來自45個城市的65家醫療機構,包括傳染病預防、診療、科研、教學領域的醫療機構、科研院所及其他相關機構。

中國公共衞生醫院聯盟由深圳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發起成立,通過搭建一個覆蓋科研、管理和培訓的全國性平台,共同做好公共衞生防控、應急管理、醫療救治等工作,融入國家公共衞生應急管理體系。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盧洪洲表示,成立全國性的公共衞生醫院聯盟,通過開放課題、人才培養等項目,能幫助基層醫院提升科研水平和公共衞生防控能力。
盧洪洲指出,一個新發傳染病出現,首先可能在基層社區出現聚集性病例,但基層醫院在傳染病及時診斷、監測上報、採取隔離措施等綜合能力方面尚存在不足。他表示,聯盟成立後將構建一張全國性的公共衞生醫院網絡,今後一旦出現傳染病疫情,基層醫院可以迅速進行預警監測,像天氣預報一樣預測疫情,這樣就可以將疫情消滅在早期,不至於導致疫情大規模擴散。
中國公共衞生醫院聯盟將兼顧「兩頭」責任,一是要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應對公共衞生及公共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提供重要的保障力量;二是要服務於國家及社會的需要,發揮各聯盟成員的協同合作優勢,提高公共衞生醫教研及管理水平,推動公共衞生事業健康、可持續的發展。「通過各聯盟單位的高效合作,將不斷完善國家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對機制、提升公共衞生事件應對能力、培養複合型公共衞生人才等,力求提高我國應對各類公共衞生事件的救治、管理和科研能力。」盧洪洲說。